|
封面:
w33qjfgkfzs.jpg
uapqn1bxt0b.jpg
简介:
TELARC公司第三版《1812序曲》作曲:柴可夫斯基专辑介绍:美国泰拉克唱片公司在他的录音历史上,曾经出版过4张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的音乐制品;其中有3张是CD唱片,1张是超重装的LP唱片。泰拉克公司的第一张《1812序曲》是在七十年代末出版、发行的。这是一张划时代的超级LP唱片。采用240克的超重装压制(常规的LP唱片每张重120克)。该唱片的重播音色细致,层次丰富,表现力很好。尤其是在大炮效果录音的段落,动态十足,质感极佳。当然这也对播放器材、尤其是LP唱头的循迹能力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该LP唱片在大炮效果部分的片纹十分宽大,纹矩超过了1毫米(常规纹矩为0.1毫米左右)。这张“大炮”LP唱片的编号为:10041。共收录了《1812序曲》、《意大利随想曲》和《哥萨克舞曲》等三首乐曲。这张唱片的整体音色厚重、温暖,歌唱性非常强。这张LP唱片的重播音场宽大,而且建立在厚重、歌唱性基础之上,十分难得。该LP唱片采用独立硬盒包装。该片的销量有限、有良好播放该片的音响器材更有限,能亲耳聆听该张LP唱片的播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北京音乐台《发烧门诊部》就曾在北京音乐厅的视听欣赏会上,满足了在场观众的这一要求。泰拉克公司的第二张《1812序曲》是在八十年代中期出版发行的,片号为80141,共录制了《1812序曲》、《意大利随想曲》和《哥萨克舞曲》。仅长35分21秒。这张CD片创当年CD唱片录制动态最大的记录。由于在CD唱片中,首次加入了大炮的录音,为了保护播放者的音响器材,在CD唱片的显著位置,用鲜黄与黑色作了提示,并标出了“参看第6页”的文字。这张唱片的录音动态很大。《1812序曲》开始时的音量很小,而在结尾处的11声炮声中,其中的10声达到了0dB,一声达到了+6dB的最大录音电平。在第二段《意大利随想曲》的开始部分,独奏小号与铜管声部的融合度非常好,但小号的质感稍有些不足。在第三段《哥萨克舞曲》中,弦乐组的整体感不错,但铃鼓、三角铁等乐器的音色稍有些偏暗。这张唱片的音色厚道,但稍微暗了一点儿。对于使用优秀音响器材的朋友,重播效果不错。对于中低档的器材,重播的层次感稍有欠缺。2001年初,泰拉克唱片公司第三次出版、发行了《1812序曲》的CD唱片。并标明了采用数码直接比特流方式录制(简称DSD技术)。这张编号为CD80541的唱片,共收录了俄罗斯作曲家彼德·伊里奇·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叶甫根尼·奥涅金中的《波罗乃兹舞曲》、《意大利随想曲》、《斯拉夫进行曲》、叶甫根尼·奥涅金中的《华尔兹舞曲》、《加冕进行曲》和玛捷帕中的《哥萨克舞曲》等7首乐曲。总长60分23秒。这张唱片的《1812序曲》是合唱加大炮效果的录音版本。在这张唱片中,原母盘的采样频率达到了28224MHz;是目前CD标准的64倍。这在录音技术上是一个历史性的高度。然后再转成441k/16Bit的普通CD格式。一般录音时,都是先录制成数字母带,经编辑制成编辑母盘,再转成工作母盘后压制CD唱片。这张《1812序曲》在录音的过程中,直接录制在母盘上,减少了母带编辑的工序,减少了在音乐制作中的损耗。这张《1812序曲》还采用了“超比特”录音技术。进而保证了该片在原母带状态具有120dB以上的动态范围。这张《1812序曲》的整体音乐表现是宽广、通透、声音很细致。由于用了很先进的录音技术,弥补了第二版《1812序曲》清晰度稍差的毛病。这张唱片的录音长度为60分23秒,比老《1812序曲》长了20多分钟。该片第一首乐曲的长度由实际的15分45秒,误印成14分23秒。对于喜爱错版收藏的朋友是一个机会,因为泰拉克公司的制作风格异常严谨,出毛病的时候不多2001年中,泰拉克唱片公司又正式推出SACD版的《1812序曲》。采用复合盘的方式制作。这是泰拉克公司推出的第4张《1812序曲》唱片,片号是:SACD-60541。
曲目:
01.1812 Overture ,Op.49
02.Polonaise from Eugene Onegin,Op.24
03.Capriccio Italien,Op.45
04.Marche Slave,Op.31
05.Waltz from Eugene Onegin,Op.24
06.Festival Coronation March
07.Cossack Dance from Mazeppa
试听:
本主题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采集所得,本站仅对作品介绍展示,不直接提供下载服务。另本站音乐内容皆从网上搜集转载,如侵犯您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如果你喜欢主题所述内容,请你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正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