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区为您推荐超多资源,以及Hi-res资源,欢迎大家一起努力为论坛添砖加瓦!
简介:资源来自Qobuz
大名鼎鼎的古典音乐专栏作家迈克尔·麦克马纳斯日前邀请了当今十位著名钢琴家,共同探讨了史上十部伟大的钢琴协奏曲。波兰二十世纪作曲家维托尔德·罗曼·卢托斯瓦夫斯基曾经说过:“我喜欢传统乐器——尽管它们已经有点过时……卫星围绕着我们的星球运行,但我们依然在演奏低音管……这多少显得有点儿荒谬。”在他表达这一古怪的煽动性情绪时,卢托斯瓦夫斯基还创作了一部钢琴协奏曲。即使在今天,这一音乐作品体裁对作曲家而言,也是一种诱惑。调性、形式以及管弦乐配器也许有了转变——但只要音乐还被人喜爱,在诸如“独奏演员与乐队”、“作为乐曲有机组成部分的独奏”以及“作为对位的独奏” 方面无穷变化的辩论,毫无疑问将生生不息。基本的魅力依然存在,与管弦乐队共用一个平台或录音室的大型三角钢琴,一直运作得很好。由此催发了伟大的音乐作品,且数个世纪以来皆一以贯之;也激励了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些卓越的钢琴演奏家;当然还锁定了观众群及唱片销售业绩,这一点只需看看自己的唱片架或播放列表,答案则不言自明。我们都清楚地知道,今天听到的演出和十八或十九世纪观众经历的演出已大相径庭,就连独奏乐器钢琴本身也发生了变化。不断改进完善的钢琴——演奏技巧改变了曾经的风格——已今非昔比;管弦乐队亦是如此,其精湛的技艺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甚至于那些当代的“真实”演出,就促使我们祖先浸淫已久的钢琴协奏曲来说,也只能是不完美的某种接触而已。然而,正是那些没有改变的成分,引领着钢琴协奏曲的流行趋势,不论是对于作曲家、演出者,还是对于广大的音乐爱好者来说,都莫不如此。谁不曾拥有音乐厅里最受欢迎的钢琴协奏曲记忆、喜爱至极的CD或心驰神往的广播音乐会?仅是我们给出的这十部作品,对我来说都是浮想联翩之作。当我聆听贝多芬的《皇帝协奏曲》时,脑海中浮现的是克劳迪奥·阿劳在音乐厅的场景,那是他和科林·戴维斯指挥的伦敦交响乐团共同演绎的这部作品,以庆祝自己的85周岁生日。演出并不全是完美无暇的;但是,哦,这就是艺术的特质!十几岁的时候,我接触并发现了古典音乐这一艺术瑰宝。当偶然碰到电视上正在转播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在伦敦逍遥音乐节上演奏莫扎特的最后一部协奏曲时,那一瞬间我简直是惊呆了。我在当地一店铺里找到了一张唱片,还成功地搜寻到一盒降价的盒式录音带,由埃米尔·吉列尔斯弹奏钢琴。当时并不知道这是留声机的一张经典唱片——一个介于作曲家、独奏演员、管弦乐团和指挥家(由欧根·约胡姆担任)之间完美合作的经典范例。而《肖斯塔科维奇第二钢琴协奏曲》和《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我是在伦纳德·伯恩斯坦那些过时唱片中发现的,由他在钢琴键盘上指挥,我也非常喜欢。至于《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有谁能超过莱昂·弗莱舍和乔治·塞尔在克利夫兰的那场著名演出?当然,我只是阐述自己的观点罢了。钢琴协奏曲是录音工作室里的主打音乐体裁,一如其在音乐厅。这样一种已被公众普遍接受的音乐表现形式,无论是在演出者还是在作曲家的心目中,都日久弥新。我希望以下十部作品,连同十位优秀钢琴家对他们各自擅长作品的简单点评,能有助于提高读者对他们已经非常熟悉作品的鉴赏力(这一点,几乎是可以肯定的)。
三、格里格钢琴协奏曲格里格15岁那年,听克拉拉·舒曼弹奏丈夫罗伯特·舒曼的钢琴协奏曲,其早期钢琴作品也深受舒曼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格里格还受到了门德尔松的影响。1868年,格里格创作了自己的钢琴协奏曲,那时候音乐对他来说已经很容易接近。那年,格里格25岁,一生中的幸福时刻:他在丹麦遇见了日后的妻子妮娜;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t0rowgbrxpg.jpg
hijixoihzbl.jpg
四、莫扎特第二十七钢琴协奏曲
K595协奏曲可谓独树一帜。从作品K503和K537开始,有些东西就特别讲究。这部作品也同样给人这样的感觉,而且我不认为是因为我们现在知道它是莫扎特的最后一部协奏曲……
zyr33i0sxfc.jpg
古乐版,除了27号,资源里包括9CD,大部分莫扎特钢琴协奏曲
hlezq1pxndq.jpg
相关资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