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aukiekrqbj.jpg
fpvkpe1tqvx.jpg
Composer: Sergei Rachmaninov
Soloists: Karl Dent (tenor)
Orchestra: Robert Shaw Festival Singers
Conductor: Robert Shaw
Recording: 1990
Label: Telard CD-80172
Release: 1990
Format: FLAC+scans
SERGEI RACHMANINOV
(1873-1943)
Vespers (All-Night Vigil), Op.37
1. Come, Let Us Worship
2. Bless the Lord, O My Soul
3. Blessed Be the Man
4. O Serene Light
5. Now Let Thy Servant Depart
6. Rejoice, O Virgin
7. Glory to God in the Highest
8. Praise the Name of the Lord
9. Blessed Art Thou, O Lord
10. Having Seen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Lord
11. My Soul Magnifies the Lord
12. Glory to God in the Highest
13. Troparia of the Day of Salvation
14. Christ Is Risen From the Grave - Troparia of the Resurrection
15. Thanksgiving to the Mother of God
转自豆瓣(原文链接已不存在):
《彻夜祈祷曲》(俄语旧正字法Всенощное бдѣніе,新正字法Всенощное бдение,英All-night Vigil)是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的一组无伴奏合唱作品(作品37号),创作并首演于1915年。
组曲唱词由俄罗斯正教会彻夜祈祷仪式的一系列文本组成。它被誉为拉赫玛尼诺夫的最杰出成就和“俄罗斯正教会最伟大的音乐成就”。拉赫玛尼诺夫最满意的两部作品就是它和《钟》(Колокола),作曲家要求在自己的葬礼上演唱组曲的第五首。
需要注意的是,这部作品的标题常被简单地译为《晚祷》(Vespers),在指代整部作品时,这个译名无论在字面上还是概念上都是不正确的;在全部十五首曲子中只有前六首是俄罗斯正教的晚祷曲。
历史
拉赫玛尼诺夫在1915年1月和2月创作了《彻夜祈祷曲》,总共只花了不到两周时间。有一点或许值得注意:这位创作了两部宗教仪礼曲(另一部是《圣金口约翰侍奉仪轨》[Литургия Иоанна Златоуста])的作曲家并不上教堂。根据俄罗斯正教会的要求,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的十五首曲子中,有十首改编自歌调(распев)。即使五首原创作品(第1,3,6,10和11首)也受到歌调极大的影响,以至作曲家都将其称作“有意识的模仿品”。
二十年来对俄罗斯宗教音乐的兴趣在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中达到最高潮,而这种兴趣正是始于柴可夫斯基创作的彻夜祈祷曲。从两部作品之间的相似之处,如对传统歌调的大量借鉴等,可以看出柴可夫斯基的巨大影响。然而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在和声、文本多样性和复调上要来的复杂得多。
作品于同年3月10日首演于莫斯科,由尼古拉•丹尼林(Николай Данилин)指挥全部由男性组成的莫斯科圣教公会合唱团(Московский синодальный хор),首演的获得的部分资金被用于资助一战中的俄军。批评界和听众的反响都很热烈,作品十分成功,以至在一个月内又演出了五次。然而1917年俄国革命和苏联的成立使得官方谴责宗教音乐,1918年7月22日圣教公会合唱团被世俗的“人民合唱学院”取代,甚至有评论写道:“没有一部作品像仪礼音乐那样体现了时代的末日。”
分析
《彻夜祈祷曲》包括三种风格的圣咏:符谱(знаменное)歌调(第8,9,12,13和14首)、一种更接近吟诵的“希腊”式歌调(第2和15首)和“基辅”歌调——一种于16,17世纪在基辅发展起来的圣咏(第4和5首)。在作曲前,拉赫玛尼诺夫曾在斯捷潘•斯模棱斯基(Степан Смоленский)的指导下学习古代歌调,后来作曲家将这部作品献给了他。演唱这套曲子需要一个具备低沉男低音(basso profondo)声部的四声部合唱团。不过在许多曲子中也有三声部、五声部、六声部或八声部和声;在第七首中的一处合唱团会被分成十一个声部。第4和9首都包括一段简短的男高音独唱,而第2和5首中则有很长的女低音或男高音独唱。第5首曲子《现在可放…》(Ныне отпущаеши)可谓声名狼藉,因为在其结尾男低音必须一路下行,最终以低降B(中央C往下第三个降B)结尾。根据拉赫玛尼诺夫的回忆,当他在准备首演期间初次为卡斯塔尔斯基(Кастальский)和达尼林演奏这一段时,“达尼林摇了摇头说:‘我们到哪儿去找这样的男低音?他们就像圣诞节的芦笋一样稀罕!’不过他还是找到了。我的同胞们的嗓音我是知道的。”
https://www.joy127.com/url/96270.mp3
拉赫玛尼诺夫:彻夜祈祷曲,作品37 - 1. 来呀,让我们伏地(罗伯特·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