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o20fm4lv5z.jpg
1813年5月,瓦格纳出生在莱比锡的一个爱好艺术的警官家里,出生后不到半年父亲就去世了。第二年夏天母亲就改嫁给一位多才多艺的戏剧演员路德维希·盖雅尔,全家迁往德累斯顿。瓦格纳的继父在德累斯顿的一家剧院中工作,幼年时期,瓦格纳可以自由出入剧院,并经常陶醉在戏剧舞台之中。天长日久,在这位未来戏剧家的幼小心灵中渐渐地点燃了戏剧创作的火种。继父对瓦格纳很关心,培养了他对绘画和戏剧艺术的爱好,这使瓦格纳从小就具备了良好的艺术修养,也是他后来创作歌剧时能自写剧本和歌词的原因之一。瓦格纳的艺术才能显露得很早,在上小学时,他就对古希腊神话、莎士比亚的戏剧和德国民间传说以及诗歌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音乐方面他也同样天赋过人,八岁时就能熟记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的片断,并能在钢琴上弹奏它的序曲和其它音乐片断。15岁时,当他听到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后,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鼓舞,并决心从事音乐事业,立志要成为贝多芬那样的交响曲作曲家,然而,他一生只写了一部半交响曲。1830年,瓦格纳完成了他的第一部管弦乐作品《降B大调管弦乐序曲》,可是演出却遭到了失败,从此他便决心致力音乐理论的学习。1831年,他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音乐,得到了著名教师万里格的悉心指导,掌握了严格的作曲理论知识。在这期间,他写了不少作品,但大都是属于学生时代的实习创作,其中较为著名的有《C大调交响曲》。
《C大调交响曲》是瓦格纳18岁时的作品,它听起来似乎混合了贝多芬和舒伯特的交响曲风格,总体富于动力和激情,充满了一股年轻人的青春活力。1832年《C大调交响曲》在莱比锡上演获得成功,使瓦格纳在音乐界的地位有所改善。后来瓦格纳致力于歌剧的创作而放弃了交响曲,1834年,他的《E大调交响曲》只写了一半就停笔了,因此,后人对这部作品也没过多的评价。
尽管瓦格纳没有写出一部能流芳百世的交响曲,但他一辈子都在与交响乐打交道,他那独一无二的“交响乐创作”在丰富浪漫派交响乐艺术蕴涵的同时,也在更深阔的场域中影响并改变了十九世纪音乐的发展轨迹。能让瓦格纳享尽盛誉的“交响乐创作”正是他震撼整个西方乐坛的歌剧——乐剧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