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猫音乐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0|回复: 0

最美的柔板:卡拉扬指挥的阿尔比诺尼柔板adagio全曲

[复制链接]

45万

主题

179

回帖

13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362789
猫币
16 枚
金币
909829 枚
贡献
0 枚
发表于 2007-3-5 19: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载试听音乐说明:
1、请直接购买VIP会员全站资源无限制下载,不限制下载次数!
2、本站无免费资源,只有VIP会员可全免费下载!【点此开通会员】
3、有任何问题可【可点此提问】管理员会及时处理!
4、需要解压密码的资源请【点此查看】解压密码!


[media=mp3,400,300,1]
https://218.30.21.253:8081/music1 ... agio_in_g_minor.mp3
[/media]
关于阿尔比诺尼及其柔板:
阿尔比诺尼 (1671~1715) 是意大利作曲家。1671年6月14日生于威尼斯一个地主兼纸张商人家庭,9岁开始接受音乐教育,包括小提琴和歌唱。
他与威尼斯的另一位作曲家维瓦尔弟是同时代的人。同维瓦尔弟、马尔切洛等人,被后人称为威尼斯乐派的先驱者。
阿尔比诺尼的创作主要是歌剧,一生创作了至少 81 部歌剧。这些歌剧虽然在初期的喜剧发展上颇有贡献,但后来却是令人不可思议地全部被世人遗忘,传世者仅有十几部。
阿尔比诺尼以小提琴演奏见长,一般人都以为他是器乐作曲家,所以后世更多的把他称为小提琴作曲家。阿尔比诺尼一生创作的器乐曲超过100部,但生前印行的只有9部。
阿尔比诺尼最著名的作品是G小调柔板,以至于被称为“阿尔比诺尼柔板”(Albinoni Adagio)。但据学者考证,这一片段并非他所作。二次大战期间,米兰的音乐学者雷莫·贾佐托(Remo Giazotto)刚刚完成了阿尔比诺尼的传记和作品目录,1945年,他在德国的德累斯顿图书馆发现了一个手稿片断,怀疑是阿尔比诺尼的作品,贾佐托觉得非常好听,就用这个旋律写了一段曲子,后来被传为“阿尔比诺尼柔板”。它是贾佐托的作品,应该称作“贾佐托柔板”,但至今人们仍习惯地称之为“阿尔比诺尼柔板”。


说到这首曲子,使人想到了前不久出现在各大新闻网站上的一条消息:英国伦敦教育学院的专家们将受试儿童分成A、B、C三个组。A组儿童欣赏阿尔比诺尼轻柔优美的《柔板》,B组儿童聆听克尔特林的爵士乐《三位一体》,而C组儿童则什么也不听。此后,三组儿童又都接受了阅读理解、记忆单词、背诵课文和四则运算测试,而测试内容完全是刚刚新学的新知识。最后的结果显示,平均成绩最优的是A组,其次是C组,而最差的则是B组。这是一项背景音乐是否能改善学习能力的测试,从此看出,阿尔比诺尼的这首作品已经深入人心。又因为阿尔比诺尼的名字字母开头是A,这首作品因此被排在了古典入门小品全集的第一首,人们听了这首曲子很容易把古典音乐构想成包容着无数幻想的极乐世界。
不过,奇怪的是有很多听古典音乐的乐迷偏偏就不知道有这样一个人,有些人谈起巴赫、亨德尔头头是道,而当提出这位人物时,他们就显现出不屑的态度。那么到底他有什么影响力呢?
阿尔比诺尼作品的重要程度,其实不亚于维瓦尔弟。当年,巴赫也曾要求他的弟子认真研究阿尔比诺尼的作品,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就含有阿尔比诺尼的协奏曲风格。人们通常认为巴赫的协奏曲其中大多数原本是他在魏玛供职时(1708-1723)创作的,在这些年头中有几部重要的意大利协奏曲集面世,尤其重要的是阿尔比诺尼和维瓦尔第的作品,巴赫对他们知之甚详。事实上,巴赫对阿尔比诺尼的作品是非常钦羡的,以至他把一些阿尔比诺尼的作品改编成为羽管键琴独奏曲,这样无疑是为了摆脱乐队的拖累而独自演奏它们。
阿尔比诺尼的乐器音乐深受巴赫赞赏,这些作品包括三重奏奏鸣曲op.4 & op.6、为一支双簧管而作的协奏曲op.7、为双簧管作的协奏曲以及一首无伴奏小提琴协奏曲op.9。目前在西欧,阿尔比诺尼的作品已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这些作品,现在已经成为许多著名乐团重点的关注对象,唱片公司也开始发现这个生意契机。(据网蛙音乐网和古典音乐网上相关资料编辑)


此曲由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


[ 本帖最后由 blueeyes2007 于 2007-3-5 20:00 编辑 ]

nnbcysfa0y5.html

4.45 KB, 下载次数: 19

nnbcysfa0y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懒猫音乐论坛 |网站地图

GMT+8, 2025-4-2 07:33 , Processed in 0.161331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