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tvmljetqnc.jpg
专辑名称:Il Trittico
中文名称:三联歌剧
作曲:普契尼
演唱:苔巴尔迪、莫纳科、马瑞里、塞蒙纳托等
演奏:意大利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管弦乐团
指挥:加德里
格式:FLAC
简介:
普契尼《三联剧》是普契尼从但丁的《神曲》中获得灵感创作而成,由三部独幕歌剧《外套》(Il tabarro)、《修女安杰莉卡》(Suor Angelica)和《贾尼·斯基基》(Gianni Schicchi)组成的,除了《外套》是从话剧改编而来,另外两部都是以现实生活或历史故事为素材创作的,三部戏本身没有内在联系,通过三个画面讲述的三个故事,从而把整场演出贯穿起来。《外套》,讲述船主发现妻子与其情夫的奸情故事,充满爱情的激烈和妒恨的火药味;神秘剧《修女安杰莉卡》讲述出身名门的安洁莉卡因诞下私生子而为世不容,只好进入修道院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全剧人物均为女性,角色个性互异,不同的唱颂展现了女声的精熟多样,其中安洁莉卡得知儿子去世后的思念唱咏更是感人至深;而《贾尼.斯基基》是普契尼唯一的喜剧作品,被誉为他的杰作之一。
在普契尼的12部歌剧中,三联剧是其中最难演绎的作品。这3部独幕歌剧,乍看并无关联,却都是在探讨 人世间生与死的苦恼,暗示了由黑暗到光明、逐渐上升的观念,其高度浓缩的剧情和音乐也将普契尼的出众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3部歌剧中涉及的外遇、私生子、 遗产问题等,不仅折射了作曲家自身的坎坷经历,同样也能引起当代观众的共鸣。
按照普契尼的意愿,这三部剧在意大利接连首演,并形成了三剧联演的惯例。然而,演绎“三联剧”难度极高,所需演员众多,总共有39个角色,堪称歌剧角色数量之最。因此,即便在国际舞台上,“三联剧”也难得演出。
剧情简介:
《外套》是普契尼这三部联篇作中最早决定作曲的,阿达米根据高尔德的悲剧《外套》编剧。本剧在1918年12月14曰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首次公演。而欧洲的首演是1919年1月11曰在罗马柯斯坦齐剧院举行的。这部独幕歌剧的名字《外套》,正如乔洁塔所说的“有时包住欢乐,有时包住痛苦”。虽然当 "外套" 的象征出现,最后却变成盖住妻子情夫尸体的道具,因此是用以反映米歇尔爱与恨的移转。被认为是普契尼的歌剧中,真实主义色彩最浓厚的作品。这个充满爱与恨的戏剧是以塞纳河岸大渡船为舞台,以一对夫妇为中心发展出人世间难以自拔的命运。作曲者以写实的音乐技巧,谱出了这个充满内张力的杰作。
马歇的船停泊在离巴黎圣母院不远的塞纳河旁。天色渐暗。装卸工们还在卸货。岸上传来手风琴声,弹奏着音调不准的圆舞曲。船主年轻的妻子罗杰塔出现在甲板上,她拉着装卸工安利跳起舞来。被生活重担和贫困所煎熬的老妇霍利克来到船舷边,她是来找丈夫、老装卸工克罗特的。老夫妻幻想着他们能够摆脱贫困,有一间自己的小屋。天色越来越暗。罗杰塔和安利两人留在甲板上。罗杰塔早已不爱自己年老的丈夫而爱上了年轻的装卸工。罗杰塔和安利约好,等天一黑,马歇去睡觉时,他们以划火柴为暗号见面。约好之后,安利走开了。船长走上甲板。他心中不安,他早已怀疑妻子对他不忠。马歇痛苦地回忆起过去美好的日子:在一个秋天的寒夜,他张开宽大的大氅,把妻子拥抱在自己的胸前。罗杰塔打断马歇的回忆。她借口说累了,打发老头子去睡觉。但是马歇没有离开。罗杰塔只好自己离开甲板。天完全黑了。马歇陷入沉思。为了解愁,他点燃了烟斗。火柴的光亮划破了黑暗。等着罗杰塔暗号的安利跳上甲板,碰上了马歇。马歇明白了,他抓住装卸工,强迫他招人。怒不可遏的马歇扼死了装卸工。 传来脚步声,罗杰塔来了。马歇赶忙用自己的大氅盖住了安利的尸体。罗杰塔看见丈夫这样迟了还在船上,不禁不安起来。她想用爱抚来迷惑老头子,但是马歇粗暴地把她推开了。他掀开大氅,让罗杰塔看。罗杰塔惊恐地看见了爱人的尸体。
《修女安杰莉卡》由福尔扎诺编剧,1918年12月14日,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首次公演。剧中没有一位男角,所有的角色都是女声。没有两情相悦的爱情场面,这在普契尼前的歌剧创作中是绝无仅有的。全剧被朦胧的音响笼罩着,这和歌剧《外套》的戏剧效果形成强烈对比。是一部相当神秘的抒情剧。
此剧描绘了17世纪修道院的生活。安杰莉卡是佛罗伦萨贵族的女儿因为年轻时一次浪漫的爱情生下一个小孩。她被家人强迫送进女修道院当修女。在院中忏悔了七年,这七年中她无时无刻不在惦念自己孩子的消息。一天,她的姑母到修道院中来看她,凄凉地告诉她说小孩已经死了。安杰莉卡跑到花园中祷告,要求圣母玛利亚宽恕添加概述她的罪孽,然后在绝望中服毒自杀。正当她垂死时,一个奇迹出现了,圣洁的光辉照耀着修道院的墙壁,圣母玛利亚带着安杰莉卡的孩子在云端现身了。她缓缓的将小孩置放他母亲怀中。安杰莉卡在微弱哀愁声中唱着:“没有母亲的孩子”。安杰莉卡闻知孩子死讯后服毒自杀时所唱的咏叹调异常感人。
《贾尼·斯基基》剧本由福尔扎诺所写,其故事是根据但丁的神曲改编。此为普契尼所作的三合一歌剧的最后一出,于1918年12月14日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首演。歌剧中最著名的片段为女高音的咏叹调“我亲爱的爸爸”(O mio babbino caro),在各种电影中与其他作品曾多次出现。
剧情是富商布奥索去世了,众亲友赶至布奥索家欲分其巨额遗产,不料遗嘱却将遗产全数捐给教堂,众亲友大失所望。布奥索之侄里努奇奥请来恋人劳蕾塔的父亲足智多谋的贾尼斯基基帮忙,劳蕾塔也以一曲我亲爱的爸爸恳求父亲的帮助。于是,斯基基灵机一动决定假扮垂危的布奥索,请来律师、公证人重立遗嘱。假冒的布奥索将部分财产分给亲友后,却将最值钱的骡子、豪宅等分给了斯基基,为劳蕾塔赢得了丰厚的嫁妆。律师一行退场后,斯基基手持法律证书赶走了愤怒的众亲友,劳蕾塔与里努乔则终成眷属。
|
|
相关帖子
- • (分享)普契尼歌剧《曼侬·莱斯科》全剧(西诺波利/弗雷妮/多明戈/爱乐乐团)
- • (分享)威尔第歌剧《命运的力量》多明戈,穆蒂,斯卡拉歌剧院管弦乐团版本
- • (分享)鲍罗丁:伊戈尔王 - 马克·埃姆勒 & 莫斯科大剧院管弦乐团
- • (分享)普契尼《蝴蝶夫人》卡拉扬,维也纳爱乐,弗蕾妮,帕瓦罗蒂,路德维希 (Hi-Res/24-96/Flac)
- • (分享)普契尼《图兰朵》(歌剧) 卡拉扬,多明戈,韩翠克丝,维也纳爱乐 1982(Flac/16bit/44.1k)
- • (分享)普契尼歌剧《埃德加》全剧(威罗内西/多明戈/圣切西利亚学院乐团)
- • (分享)普契尼《图兰朵》(歌剧) 安德烈·波切利,詹妮弗·威尔森,祖宾·梅塔 2015(MQA 24-96)
- • (分享)普契尼《波西米亚人》(歌剧) 卡拉扬,帕瓦罗蒂,弗蕾妮,柏林爱乐 1987 (wv/24bit/96khz)
- • (分享)普契尼:托斯卡 (歌剧) 蕾昂泰茵,斯苔方诺,维也纳爱乐&卡拉扬 (1963)(MQA/24-96)
- • (分享)巴赫《圣诞节清唱剧》(里赫特/巴赫管弦乐团)
|
|
|
|
|